深秋时节,放眼乌海大地,项目建设硕果盈枝。无论是塔吊林立的施工现场,还是繁忙有序的生产车间;无论是在日新月异的产业园区,还是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都能聆听到乌海这座城市铿锵奋进的足音。
拼项目就是拼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以来,乌海市聚焦落实“五大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想方设法抓项目建设,认真落实“争先进位、赛马比拼”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助企解难服务小分队”作用,全力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当前,乌海市296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复工,开复工率100%,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完成形象进度投资216.2亿元,同比增长8.4%。乌海市1至8月累计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9.2亿元,同比增长11.5%,已连续2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项目火热建设中,乌海市经济“进”的态势更为巩固,“新”的动能更为强劲,“稳”的基础更为坚实,“好”的氛围更为浓厚,呈现出加力向好、量质齐升的良好势头。
经济航船行稳致远,重点项目既是“稳定器”,更是“推进器”。
在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的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控室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工段和车间的画面以及生产设备各项运行参数,工作人员不时进行键盘和鼠标操作,并用对讲机和安全巡检员沟通。
该公司总投资约105亿元的PTMEG、PBAT新型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的2套PTMEG生产装置先后于8月中旬、9月下旬正式投产,2套BDO生产装置将于近期投产,PBAT生产装置也在稳步建设中。该项目PTMEG生产装置的正式投产填补了乌海市及自治区PTMEG产业空白。
“我们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强化合作共赢意识,用好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这个平台,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共同为乌海打造全球最大BDO一体化生产基地注入新动力。”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海明说。
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凝聚起乌海的发展活力,代表着未来经济的增长极。今年以来,乌海市重点项目拉满弓,绷紧弦,项目建设的热潮一浪接着一浪,乌海市上下正以奋勇争先姿态在这块蓬勃发展的土地上向前奔跑。
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西来峰公司360万吨/年煤基新材料及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加快实施,力争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绿色的、智慧化的、自动化的工厂;
乌海市绿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农药中间体及原药生产制造暨焦化脱硫废液集中资源化利用项目一期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对焦化企业产生的焦化脱硫废液进行集中环保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把工业危险废物变废为宝;
包银高铁项目二道坎跨京藏高速首个连续梁顺利合龙,为二道坎跨京藏高速特大桥全面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乌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地下厂房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电站项目主体工程拉开了全面施工的序幕;
乌海市第一中学新校区项目所有楼栋外立面装饰装修已完成75%,室内装饰装修已完成80%,室外管网已完成80%。建设者们坚守岗位,大干快上,确保工程年底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60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完成80%,加快打造一批有颜值、有温度的精品小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宜居生活的期盼;
一个个重点项目加速推进的背后,是乌海大抓发展、加快发展的真实写照。
今年,乌海市实行“争先进位、赛马比拼”工作机制,细化量化重点项目阶段性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以挂图贴牌、排名比拼、督办考核等措施,推动项目早落地、快建设、见实效,实现项目数量、建设质量、投资总量“三量”齐升。
截至9月底,135个“争赛”项目已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197.2亿元,占乌海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的91.2%。
乌海市组建3支“助企解难小分队”,深入各企业、重点项目建设一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全力护航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拼经济,拼的是未来,拼的是担当。
今年以来,各区、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牢固树立“大抓开放、大抓招商”理念,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方案和工作要点,狠抓重点关键,完善工作举措,推动招商引资取得阶段性进展。1至8月,乌海市共实施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39个,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42.96亿元,同比增长23.4%。
乌海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乌海市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压减86%,市级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事项占比99.7%,企业开办、市场监管指标分别居全区首位和第三位,在中国地方政府效率榜单中位列华北地区第一名、全国第十二名,乌海市信用综合指数地级城市排名全国第七名、全区第一名,2023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城市,成为自治区首个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城市。
星罗棋布的建筑工地传递出强烈的发展信心,与日俱增的重点项目积蓄起不竭的发展动能,一个又一个重点项目由“蓝图”化为“施工图”,再从“施工图”变为“实景图”……凝聚成乌海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果实。(赵晖)